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素质教育耗散结构的微观思考
被引量:
7
Microscopic reflection on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competence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作为一个宏观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特征 ,我们也可称之为普利高津特征。通过教育耗散结构微观模式的思考 ,对素质教育系统从混沌无序状态过渡到耗散结构状态的形成过程及演化机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作者
张辅松
机构地区
武汉理工大学
出处
《理工高教研究》
2002年第4期59-62,共4页
Journal of Technology College Education
关键词
耗散结构
教育能量
素质教育系统
素质教育耗散结构
微观模式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7
1
杨爱程.
评“学科结构”派的课程改革[J]
.比较教育研究,1988(6):41-46.
被引量:11
2
邵桂华,孙庆祝.
从“工具主义”到“人文关怀”: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式转变——自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展望[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4):82-86.
被引量:26
3
沙鸣.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经济学教学系统运行机理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S1):123-125.
被引量:1
4
贺会玲.
耗散结构理论与高职物理教学[J]
.教育与职业,2004(21):44-45.
被引量:4
5
杨启亮.
论教法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张力[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21-25.
被引量:15
6
巫春华,李学明.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高校思想教育改革[J]
.求索,2005(10):150-151.
被引量:10
7
邵桂华.
协同学思想对体育教学的若干启示[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2):81-84.
被引量:18
8
马振凤.
论个体认知场[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55-58.
被引量:3
9
邵桂华.
协同与竞争:协同学视野下的体育教学启示[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1):69-71.
被引量:24
10
乔婉风.现代管理之耗散结构理论[J].中国科技论坛,2002,(12):35-36.
引证文献
7
1
裘伟廷.
教育开放的耗散结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5(12S):27-29.
被引量:1
2
邵桂华.
耗散结构与体育教学系统的自组织[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1):105-109.
被引量:44
3
邵桂华.
序参量:体育教学系统自组织演进的主导者[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110-113.
被引量:9
4
蒙健堃.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耗散结构分析[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95-99.
5
张慧一.
家政学开放教学系统运行机理探析——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10):169-170.
6
梁敏棋.
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J]
.中华武术,2020(12):119-121.
7
张辅松.
企业管理中的耗散结构[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25(4):160-163.
被引量:23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马磊.
耗散结构视野下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自组织探析[J]
.体育视野,2021(15):30-31.
2
张莹,王金辉.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J]
.体育视野,2021(8):83-84.
3
江媚.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专业冰雪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22):13-14.
被引量:3
4
郭元正.
基于耗散结构下青少年篮球教学训练课程的优化应用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0):73-74.
被引量:1
5
杨照,杨文彬.
耗散结构、管理熵与内部审计[J]
.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2):33-34.
被引量:1
6
曹洋,陈士俊.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机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4):19-23.
被引量:1
7
苏屹.
基于系统科学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方法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S1):140-143.
被引量:11
8
龚祝平.
制造信息系统演化与耗散结构的关系[J]
.情报杂志,2007,26(1):79-80.
被引量:6
9
刘文生,曾风章.
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商业时代,2007(32):51-51.
被引量:3
10
何文多,钱小芳.
论散打专项训练系统的自组织构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J]
.辽宁警专学报,2008,10(4):93-95.
被引量:2
1
钟立平.
谈现代远距离教育的微观模式[J]
.成人教育,2000,20(8):45-46.
2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J]
.素质教育大参考,2006(12B):5-7.
3
李宏伟.
新时期学校德育创新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下),2011(2):34-35.
4
素质教育: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共同推进[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23):4-6.
5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22):3-6.
6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塞进素质教育的调研报告[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7(5):18-26.
7
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研报告[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7(9):6-19.
8
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J]
.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6(22):2-3.
9
素质教育“老大难”?[J]
.上海教育,2006(11B):2-3.
10
金宏章.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教育探索,2003(2):90-91.
被引量:1
理工高教研究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