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说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和本质的“教育”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探究教育本质,首先需要把握教育的概念。本文先从纵的维度即历史的角度,节选有代表性教育家的思想,抓住始终如一的属性特征对“教育”进行了概括;进而从横的维度,根据教育组织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教育概念划分层次。纵横两个维度彼此兼顾,又各有侧重,以此对教育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尝试性探究。
作者
黄瑞
机构地区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2003年第S1期251-253,共3页
Academic Exploration
关键词
教育
概念
本质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陈桂生.
“学校”辨[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82-87.
被引量:3
2
方展画.
关于“教育原理”的一种新诠释[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1-7.
被引量:10
3
孙迎光.
教育本质探讨思路的探讨[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7-50.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郑金洲.
教育本质研究十七年[J]
.上海高教研究,1996,16(3):19-24.
被引量:39
2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大河内一男 等.教育学的理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2.
4
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91.
5
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98.
6
《朱史·选举志一》.
7
《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8
《徐特立教育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9页.
9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A].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15.
10
舒元舆.问国学记[A].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74.
共引文献
21
1
强建周,赵军.
教育本质研究:基于方法论的反思[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1):108-113.
被引量:4
2
雷顺利,张辉华.
确立“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地位的几个问题[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2):82-83.
被引量:2
3
彭忠信.
论社会性道德教育与主体性道德教育[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2-24.
被引量:3
4
胡爱招,王志红.
论教学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对护理教育的启示[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70-71.
被引量:3
5
欧阳湘.
“礼失而求诸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思想武器[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1):67-70.
被引量:3
6
李妍,焦瑶光.
对教育本质定义的一点新思路[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28-29.
被引量:1
7
田娟.
我国30年教育本质研究回顾与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3):120-125.
被引量:15
8
张桥银.
“教育原理”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探讨[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6):5-6.
被引量:1
9
李妍.
自由教育的要诣:剥离空洞回归现实[J]
.文学教育(中),2012(7):129-130.
10
廖霞.
“教育原理”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探析——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视角[J]
.科教导刊,2013(9):18-19.
同被引文献
10
1
韩克庆.
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J]
.社会科学研究,1999(4):98-102.
被引量:22
2
滕纯.
试论邓小平教育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J]
.教育研究,1995,16(1):3-11.
被引量:15
3
张宽政.
资源概念探析[J]
.学习论坛,2005,21(11):32-34.
被引量:5
4
韦正球,覃明兴.
从小资源到大资源:一种新的资源观[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67-71.
被引量:5
5
牛宏宝.
现代性/后现代性研究:现状与问题[J]
.人文杂志,2007(4):99-109.
被引量:8
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 M ]. Polity Press, 1990.
7
肖川,胡乐乐.
“教育”概念的词源考古与现代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10(3):3-12.
被引量:17
8
朱玉福.
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践程度评价及思考[J]
.广西民族研究,2011(4):18-27.
被引量:16
9
李锦芳,曾宝芬,刘晓念.
人口较少民族双语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以仡佬族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6):1-5.
被引量:3
10
刘琪.
现代性语境下族群认同的消弭与建构--对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J]
.学术月刊,2016,48(3):147-15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张晓阳.
教育概念的历时性和现代性[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3):37-38.
2
秦桂芬.
现代性语境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红旗村的个案分析[J]
.学术探索,2016(8):151-156.
3
蒋燕.
“教育资源配置”概念探析[J]
.大学(教学与教育),2021(11):1-3.
1
范锡霞.
对高职院校实行“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J]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7(6):36-38.
被引量:2
2
蒋和胜,何兴容,杨柳静.
教育产业化辨析[J]
.河北学刊,2006,26(5):182-185.
被引量:4
3
施涛,傅岩,蔡娟.
论反思性学习的层次性及其建构[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7):70-72.
被引量:6
4
卢皓.
运用分层教学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J]
.教师,2013(9):77-77.
被引量:5
5
谢虹光.
毕业论文学术定位初探[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4):25-26.
被引量:6
6
刘方荣.
因材施教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J]
.现代企业教育,2014(4):111-111.
被引量:1
7
刘鹰.
层次化教学使学生看到自身价值[J]
.普教研究,1996(2):52-52.
8
李春玲.
尊重学生 发展个性[J]
.黑河教育,2013(6):28-28.
9
赵振.
破旧立新 提高效率——谈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法[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09(5):25-25.
10
王英慧,张永新.
职业高中分层次教学实践初探[J]
.职业技术,2007(2):26-26.
学术探索
2003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