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历史的辩证法与辩证唯物的历史观——由吴文俊教授一篇序言引起的思考和讨论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去年秋天,李昌同志访问哈尔滨期间,曾就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科学史的问题,与我进行过一次谈话。这一话题,是由吴文俊教授一篇序言所引起的。现将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整理、发表出来,以期有更多的同志共同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就教于吴先生和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
作者
关士续
机构地区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31,共5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关键词
希腊
社会史
古代数学
南欧
历史观
吴文俊
数学史
自然辩证法界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
1
吴文俊.
关于研究数学在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东方数学典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序言[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12(4):37-39.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
33
1
李明明,智广元.
中国科学思想探源[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2):26-28.
2
王宪昌.
宋元数学与珠算的比较评价[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16(1):21-27.
被引量:10
3
黎康,王一平.
中国传统科学内在价值的现代审视[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1):58-63.
4
马丁玲,纪志刚.
斐波那契在中西数学交流上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2):54-58.
被引量:1
5
王竹英.
浅析中国传统数学向现代数学转变的过程[J]
.科教文汇,2008(21):88-88.
被引量:1
6
王宪昌.
中国数学史研究中某些矛盾结论的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6):43-47.
被引量:7
7
郭文海.
反思明代珠算的“历史地位”[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174-174.
8
张东.
关于数学教育目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4):72-73.
9
曾炜锋.
经学之藏──兼与张功耀先生商榷[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2(3):37-45.
10
张奠宙,方均斌.
研究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思想[J]
.数学教育学报,2009,18(2):5-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0
1
郝建新.
国外研究中医药的思路与方法刍议——兼驳张功耀的“取消中医”论[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3):19-21.
被引量:1
2
吴文俊,王志健.
中国数学史的新研究[J]
.自然杂志,1989,12(7):546-551.
被引量:8
3
郝新鸿.
吴文俊数学史研究方法论及启示[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3):290-294.
被引量:2
4
傅海伦.
从民族文化传统看我国古算机械化的价值取向——兼对“西方中心论”的批驳[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8):29-32.
被引量:3
5
李文林.
古为今用、自主创新的典范——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9,38(5):477-482.
被引量:8
6
郝新鸿.
库恩与吴文俊:反辉格史观的比较研究[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6-20.
被引量:2
7
李文林.
古为今用的典范——吴文俊教授的中国数学史研究[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15(2):1-5.
被引量:16
8
何俊.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J]
.中国社会科学,2016(9):64-87.
被引量:15
9
郭世荣,宋芝业.
李迪先生的大科学史观[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17,36(2):210-217.
被引量:1
10
吴文俊.
中国古算与实数系统(一)[J]
.科学,2003,55(2):3-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张波.
吴文俊先生的科学史观[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4):13-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文睿雅,罗志军,罗健宁.
基于数学史的中考数学试题研究分析——以2021年湖南省中考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2022,11(2):403-410.
1
曹效业.
构建适应“出思想”的文化基础[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1):80-83.
被引量:2
2
章梅芳,刘兵.
女性主义医学史研究的意义——对两个相关科学史研究案例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2):167-175.
被引量:12
3
蔡灿津.
散论自然科学家的真理观[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14(2):32-37.
4
杨改玲.
谈政治课教学中的“读、议、讲、练”的几点方法、[J]
.信息教研周刊,2012(9):114-114.
5
王飞.
辩证唯物主义视野下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及其评价[J]
.湘潮(理论版),2014(6):33-34.
6
张纯成.
中国古代有机论的西传及现代科学价值[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3):22-25.
被引量:1
7
李秀果.
探索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道路[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1(4):20-23.
8
李驰.
李约瑟的书房[J]
.智力(提高版),2010(1):13-13.
9
于春玲,闫丛海.
技术实践:哲学的观照及嬗变[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5):446-452.
被引量:5
10
张明国.
《社会文化科学背景下的技术编年史(远古—1900)》出版[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12):75-75.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