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战略人才资源的核心群体,本应承载着推动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其蓬勃朝气与创造潜能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然而,近年来“躺平”“内卷”等社会话语体系对青年群体的标签化解读,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在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过程中面临的深层困境:课程体系的迭代更新与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形成双重挤压,知识获取的焦虑感与价值实现的迷茫感相互交织,使得部分青年陷入认知失调与行为倦怠的循环。这种现实困境不仅关乎个体心理健康,更对国家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实施构成潜在挑战。基于此,本研究立足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思考,旨在形成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效度的培育方案,为新时代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培育提供方法论支撑,助力青年群体在时代变革中完成从“生存适应”到“价值创造”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简介
任雪莹,生于1994年8月,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