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劳动最光荣”。中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倡导这种质朴的品质,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中不仅需要先进的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专业能力,还需要在动手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涵养,具有劳动的意识,懂得劳动的光荣。目前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许多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指导和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只是学习知识,却缺少在家中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然而一些农村家庭的孩子,因家庭环境的贫苦,从小便会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勤俭奋斗的意识。为了更好的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得到综合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劳动精神、劳动思维和劳动习惯,继承老辈子人身上的光辉。语文是一门主要的教学科目,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如何能够在教学中解锁劳动教育,提升教学的质量,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出处
《今天》
2021年第16期129-129,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