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合作学习作为《思想品德》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被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在很多初中思想品德公开课或者是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课堂都安排了合作学习,每每进入到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很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都“活”了起来。然而,冷静观察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些所谓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甚至是某些老师用来表演的“道具”,有时候也出现了教师课堂行为的“走形”与“扭曲”。这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们可以从追问其价值意义入手,来建构我们自己的理解,从而寻求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