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以及现场应用案例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轴向位移的实际测量中,有时会出现原因不明的测量偏差,通常被认为是测量系统本身的故障,但实际上多数是由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其中包括传感系统、被测面、安装条件、检修工艺过程、汽轮机运行工况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查清产生测量偏差的真正原因。本文通过对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各因素影响轴向位移的结果,并与实例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找出产生测量偏差的真正原因,分析、处理、解决故障的过程表明,解决问题不能单靠经验,还要通过系统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彻底解决问题。
作者
池常青
机构地区
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第7期00058-00058,60,共2页
关键词
轴向位移
汽轮发电机
保护测量系统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1
乔鑫.
位移传感器的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索[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16(10):264-264.
被引量:2
2
孟怀秀,肖仕进,兰旭东.
振弦式位移计的力学性能检验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7(3):26-26.
被引量:2
3
马洪连,包旭军.
基于无线通讯的多通道振弦传感器监测系统[J]
.仪器仪表学报,2004,25(z3):238-240.
被引量:7
4
潘成杰.
淮河大桥钢梁伸缩调节器状态评定及劣化控制措施和病害处置预案[J]
.铁道标准设计,2004,24(11):80-82.
被引量:5
5
潘妍,王茜.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测频系统设计[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11):99-100.
被引量:21
6
秦世强,蒲黔辉,施洲.
高速铁路桥梁健康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0,30(10):67-71.
被引量:9
7
莫琳,何华光,谢开仲.
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桥梁实时监测系统设计[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6):1248-1253.
被引量:10
8
吕关仁.
京沪高速铁路黄河特大桥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变化分析[J]
.铁道建筑,2013,53(8):137-138.
被引量:12
9
张强.
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设计[J]
.桥梁建设,2014,44(3):7-12.
被引量:26
10
丁静波,刘亚航,谷呈朋.
桥上无缝线路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问题探讨[J]
.铁道标准设计,2014,58(8):27-29.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
1
吴振卿.
合福高铁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梁缝值长期监测技术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18,62(8):85-88.
被引量:6
2
许黎明.
合福高铁铜陵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梁端伸缩监控技术研究[J]
.上海铁道,2020(S02):64-66.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家兵.
徐盐高铁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斜拉桥无缝线路技术研究[J]
.铁道勘察,2021,47(6):75-80.
被引量:5
2
吴来义,刘兴旺,赵大成,刘华,陈斌.
基于关联性统计计数的桥梁支座累计位移计算方法[J]
.世界桥梁,2020,48(5):63-68.
被引量:12
3
蔡小培,刘万里,谢铠泽,谭茜元,张乾.
大跨悬索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析与结构方案比选[J]
.铁道学报,2021,43(2):160-167.
被引量:21
4
伍卫凡.
高原铁路大跨桥梁轨道结构选型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22,66(6):8-12.
被引量:5
5
徐凌雁,李大成,韦臻,高梓航,王聚光.
高速铁路大跨度斜拉桥无砟轨道静动力及平顺性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2025,69(2):30-35.
被引量:1
6
林超,张世杰,张子龙.
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铁路钢轨伸缩调节器变形识别系统设计与应用[J]
.中国铁路,2025(8):59-64.
1
陈莉.
汽轮机转子轴相位移的测量[J]
.甘肃电力技术,2006(1):39-40.
2
成喜良.
深层地温变化无常与采集器接地的关系[J]
.内蒙古气象,2007(3):45-45.
被引量:3
3
陈川珍,陈文煌,杨庆波,汪婉娥.
对自动气象站仪器常见故障分析处理[J]
.农业与技术,2013,33(9):201-201.
被引量:1
4
施正平.
新型降水发生传感系统[J]
.水利水文自动化,1998(4):51-54.
5
王方日,文冬平.
兴安县“06.13”暴雨过程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A01):4-5.
6
张彦,陈文,郭彦如.
迷坝花岗岩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判别及^(40)Ar/^(39)Ar年代学研究[J]
.地质论评,2002,48(S1):110-114.
被引量:8
7
白玉林(翻译).
陀螺式海浪发电机[J]
.科学世界,2008(7):84-85.
8
朱旭东.
激发极化法在地下水勘探中的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2004(4):58-61.
被引量:10
9
时红莲,戴准,冯晓腊.
非饱和土失水过程轴向位移变化规律试验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16,24(5):924-930.
10
廖椿庭.
地质灾害的监测及监测系统[J]
.地质力学学报,1999,5(3):76-83.
被引量:1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