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空间原型不依赖于任何一个特定时期而存在,它是通过人类活动历史各时期不断的继承发展和演化,被认同的一种重叠性的形式语言。本文以新疆天山天池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的设计探索为例,基于哈萨克族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的研究,揭示毡包建筑和天山雪莲的空间原型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的潜在规律特征,面对现代工业体系的引进,力图在当代建造中继承和发掘传统建筑文脉,聚焦空间原型的提炼和重构,实现哈萨克族聚落迁徙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诠释转译,营造属于天山天池本土的标志性地域景观。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081)
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RQD2022030)
作者简介
谢锴,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