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战国楚简所见■及其相关字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1987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一批战国竹简,共448枚,整理者据内容分为文书、卜筮祭祷及遣策三大类。文书简主要属官府档案文件,记录了不少战国时期的司法词汇与用语。当中,■于简文中多次出现,应该是当时司法文书的习用语之一。从包山楚简可知,■的写法众多,左部大致从言,右部变化较大。有关字形之隶定,学者曾先后提出"对、■、■"等多种说法。
作者 邓佩玲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古文字研究》 2018年第1期458-463,共6页
基金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项目成果之一(RGC Ref No 1763131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7

  • 1廣瀨薰雄.《包山楚簡に見ぇゐ證擄制度につぃて》注释[16].载《楚地出土資料と中國古代文化》.郭店楚簡研究会编.汲古書院8008年3月.
  • 2《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大学,2002.
  • 3《申说楚简中的“讣”》,载《简帛研究》网站“学术争鸣”,2002/9/15.
  • 4李运富.《众说纷纭难求一是—楚简从“羹”诸字考辨》.日本: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7号).
  • 5《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系编,1997.
  • 6(宋)王俅.啸堂集古录[M]中华书局,1985.
  • 7裘锡圭,李家浩.战国平阳刀币考[J].中国钱币,1988(2):35-3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