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村主义在中国的流变及其路径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代以降,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纷呈一时,这些思潮自传入到扩散再到消退,往往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新村主义自周作人较为系统地介绍进中国后,由于传播者视角的差异、其他思潮的渗入以及现实改造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流变。流变始终与救亡图存、社会改造相联系,且总体上沿着乡村和城市两条不同路径发展变化着,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
作者 赵泓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71,共6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民国时期出版管理档案资料整理与研究”(ZDPY202217)
作者简介 赵泓,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新闻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65

共引文献23

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