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交媒体中新闻误读的成因与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交媒体环境中,新闻误读的出现频率增大,对现实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新闻误读与"媒体的误读""文学的误读"有较大区别,平台的产品逻辑、媒体的编码惯性、公众的情绪在场都会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新闻误读否定了所涉新闻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公众基于此所产生的其他解读虽然也可能具有创造性或带来积极效果,但这并不是新闻信息传播"消除不确定性"的本意所在。
作者
郑伊健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传播与版权》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关键词
新闻
误读
社交媒体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郑伊健(1997-),男,河南南阳人,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8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陈力丹,林羽丰.
继承与创新:研读斯图亚特·霍尔代表作《编码/解码》[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21(8):99-112.
被引量:77
2
李娅玲.
浅析新闻误读的原因及防范策略[J]
.新闻采编,2018,0(2):27-28.
被引量:1
3
胡百精.
危机传播管理对话范式(上)——模型建构[J]
.当代传播,2018,0(1):26-31.
被引量:36
4
杨保军.
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J]
.新闻记者,2014(10):33-41.
被引量:46
5
喻国明.
社交网络时代话语表达的特点与逻辑[J]
.新闻与写作,2017(7):41-43.
被引量:19
6
闫洁,蓝东兴.
新闻文本开放式与封闭式的传播机理[J]
.新闻界,2013(1):13-16.
被引量:2
7
双传学.
厘清边界内涵 构建凝聚共识的大舆论格局[J]
.中国记者,2019,0(11):93-96.
被引量:6
8
徐利兰,商敏慧.
传播学视角下的国际新闻误读现象解析[J]
.今传媒,2018,26(10):9-13.
被引量:3
9
袁欣.
网民新闻误读的心理形成机制[J]
.青年记者,2017(26):37-38.
被引量:1
10
付晓光.
群体传播视域下的传统媒体新闻误读[J]
.中国出版,2018(24):28-3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48
1
杨保军.
新闻文本的个性特征[J]
.当代传播,2004(2):10-11.
被引量:19
2
杨保军,涂凌波.
新时期中国新闻系统的结构变迁解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1):77-84.
被引量:12
3
乐黛云.
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J]
.中国文化研究,1994(2):17-19.
被引量:82
4
史安斌,廖鲽尔.
“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J]
.新闻与写作,2014(2):17-20.
被引量:70
5
陆扬.
“文化主义”述评[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5):5-11.
被引量:3
6
薛晓源,刘国良.
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7(1):44-55.
被引量:468
7
马驰.
伯明翰与法兰克福:两种不同的文化研究路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1-6.
被引量:11
8
董强.
从新闻误读看媒体责任——兼论作品与受众的矛盾关系[J]
.军事记者,2005(5):17-19.
被引量:3
9
王海妹.
从跨文化角度看英语新闻中的文化误读[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5(2):22-23.
被引量:5
10
贺来.
“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J]
.天津社会科学,2006(4):16-21.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89
1
董文思.
基于事实—价值模型分析社交媒体时代组织危机公关处理——以浙江卫视《追我吧》为例[J]
.新闻传播,2020(16):41-42.
2
陈维璐.
“一带一路”倡议下地方高校双语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新闻传播学科为例[J]
.新闻传播,2019(17):81-83.
3
周煜,王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新媒体传播策略——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个案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1(1):18-19.
被引量:2
4
杨凤娇,方敏.
社交媒体时代时评短视频的新语态[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1):165-174.
被引量:2
5
吴佳怡.
危机传播视域下短视频舆情的形成演化与应对策略——基于“胡某宇事件”在抖音平台的传播情况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23,9(6):6-10.
被引量:2
6
杨奇光,王诗涵.
数字时代新闻公共性的困境:“新闻荒漠”及其危机重思[J]
.全球传媒学刊,2022,9(5):146-158.
被引量:9
7
石文婷.
斯图亚特·霍尔身份的海外阐释与中国启示[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2(2):199-211.
8
周媛媛,王保华.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形象修复与舆情应对话语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2021(11):51-57.
被引量:18
9
张子通.
西方权力话语体系形成的社会文化历史分析[J]
.汉字文化,2019,0(20):72-73.
10
周子恒.
对话·认同·反思:中国文化纪录片的当下书写与传播[J]
.电视研究,2020(3):74-77.
被引量:2
1
工业软件 铸魂强国[J]
.软件和集成电路,2021(7):26-27.
2
秦瑜明,周晓萌.
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互联网诚信环境构建[J]
.传媒,2021(15):14-16.
3
陈娟,甘凌博.
向信息寻求关系——基于微信的老年人健康信息分享行为研究[J]
.新闻记者,2021(9):10-24.
被引量:30
传播与版权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