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品德修养、身体保护、人际交往、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利益等为高职院校学生保护性价值观的五大基本类型。如果按照价值观保护性的程度不同加以排序的话,人际交往程度最强,其次是身体保护,再者是环境保护,再次是公共利益,最后是品德修养。除此之外,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保护性价值观还存在较为显著的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轻品德"而"重关系"的趋势,因此必须对学生以科学正确的引导。
出处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0-51,共2页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高职高专学生价值观培育研究-基于保护性价值观的视角”(NO.BYK1755)
作者简介
余芬(1984-),女,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