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媒介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Environment on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不仅影响着成年人,也影响着儿童,儿童社会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变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媒介的出现侵蚀了童年的单纯性,对儿童社会化构成新的影响与挑战。本文主要关注新媒介环境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探讨家庭、学校以及媒介制作者三方应该如何为保护儿童作出努力。
作者
赵佳璐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5期40-42,共3页
Media Forum
关键词
新媒介
儿童
社会化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赵佳璐,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王欣怡.
新媒介环境下“儿童成人化”现象初探[J]
.东南传播,2021(3):119-124.
被引量:6
2
王波伟,游素贤.
新媒介与新“成为”:智媒时代儿童数字社会化研究[J]
.少年儿童研究,2022(1):58-65.
被引量:9
3
侯莉敏.
童年的“消逝”与大众媒介对儿童生活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1):101-104.
被引量:28
4
李凌凌,陈楠.
保护电子和网络媒介影响下的童年[J]
.新闻爱好者,2013(6):16-18.
被引量:5
5
颜菲.
电子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中国高新科技,2020(15):92-93.
被引量:3
6
张文飞.
传媒中暴力镜头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J]
.党政干部学刊,2018(2):71-75.
被引量:2
7
孙宏艳.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中国青年研究,2014(2):27-32.
被引量:28
8
邵婷.
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传媒角色[J]
.新闻前哨,2013(5):57-5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刘复唐,贾思.
略论教育时空观的演变——从传播媒介的发展看大教育观[J]
.教育学术月刊,1992(1):27-29.
被引量:1
2
曹华,王雅春.
试析电视暴力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1):14-17.
被引量:3
3
吕刚.
传媒暴力: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因[J]
.当代青年研究,2000(6):12-14.
被引量:2
4
陈舒平.
电视节目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浅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1):36-38.
被引量:15
5
侯莉敏.
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4):90-93.
被引量:21
6
高雪玉.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改进对策[J]
.青少年研究,2005,5(4):19-20.
被引量:6
7
周燕.
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6(1):11-14.
被引量:9
8
王振宁:《儿童社会化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9
布迪厄、康华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0
藤竹晓:《电视社会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73
1
庄曦,周粟伊.
随迁的孩子与虚拟的社区:流动青少年的虚拟社区感及社会支持研究[J]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22(2):19-39.
2
张茹.
论中外当下教育观念与媒介现实中的儿童立场[J]
.科教文汇,2008(7):29-29.
被引量:2
3
龙艳.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4):78-81.
被引量:23
4
何毅,潘玉驹.
拯救孩子的童年:儿童成人化现象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9(3):28-33.
被引量:22
5
侯莉敏.
儿童期的特性及文化环境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5):24-27.
被引量:8
6
梁爱晨,高杨.
电视媒介与儿童社会化研究——对天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媒介接触的调研[J]
.时代教育,2014(15):297-298.
7
袁贵礼.
中国青年的世代与第六代青年的诞生[J]
.中国青年研究,2015(1):4-9.
被引量:11
8
周灵.
从公主裙和肚兜的比较看我国童装艺术设计的新视点[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35(6):188-192.
9
杨昕.
新媒体对青年工作与生活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天津市为例[J]
.社科纵横,2015,30(3):110-112.
10
曹钺,李泉南,杨为正.
论现代广告环境下童年的消逝[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7):87-88.
被引量:1
1
夏松华.
非洲猪瘟常态下防控思考与对策建议[J]
.畜牧业环境,2022(18):47-48.
2
郭政.
从工业4.0到质量4.0——影响与挑战(下)[J]
.上海质量,2022(7):18-21.
3
郭政.
从工业4.0到质量4.0——影响与挑战(上)[J]
.上海质量,2022(6):19-21.
4
朱建军.
论民法的历史演进:从市民社会到民族国家[J]
.法学(汉斯),2022,10(5):855-859.
5
宋丽娜.
另类的“城市化”——农村青少年的“城市社会化”进程[J]
.中国青年研究,2022(10):54-61.
被引量:12
传媒论坛
2022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