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仁爱领悟有其不同的层级和样式:以相观仁,其所观为仁之德相,仁显现为道德意识见之于普遍化伦理;以性观仁,仁性、仁体作为形而上本体同时是绝对主体,为形而下存在者观念奠立根据;以仁观仁是指仁爱情感的自观自见(现),观仁非相、非性,是前主体性的存在领悟。以性观仁和以相观仁属于主体性的“有物之观”,或定其性,或有著相;以仁观仁是前主体性的“无物之观”,观无“我”而仁非“物”,原初存在领悟“无我”亦“无物”。观仁是观、境、智不二的仁爱领悟,经由观法之切转,呼唤本真仁爱领悟,相应于当下生活挺立新的主体性。
作者简介
杨虎,河南周口人,哲学博士,现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当代儒家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