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教圣公会团(The American Protestant Episcopal Mission)向中国派遣传教士,总部设在上海,传教点分布于无锡、南京等地。这其中有一位叫作郝路义(Louis Strong Hammond)的传教士旅居中国长达30余年,她擅键盘乐器,通晓作曲技术理论,对中国音乐特别是江南词乐颇有研究。年轻时的杨荫浏幸运地遇到了这位慈爱的外国音乐老师,把新型音乐知识送进家门。14岁的少年在家门口遇到了外教,不但听到了另一种音乐,也在艰难时世中获得了中西文化碰撞时的应变之策与清醒判断。幸遇隽彦,丝染日深,涵养西学,开阔胸襟。中外互补让伴随“五四”精神成长起来的人,享受到点点滴滴落到实处的恩惠。没有她的引领,杨荫浏不会成为现代意义上具有双重知识谱系的音乐学家。
                
                
    
    
    
    
                出处
                
                    《大音》
                        
                        
                    
                        2023年第1期3-21,共19页
                    
                
                    Ritual Soundscapes
     
            
                基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杨荫浏中国音乐研究方法及其贡献研究”(批准号:17BD0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振涛,男,汉族,1955年生,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