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巴蜀学派”的产生与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学派,即学术流派。针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有无学派这一问题,学者们多有争论,冯光廉曾认为作为学术趋于成熟标志的学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尚未出现((2)),但学界普遍承认学派在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与学者纷纷投身于建设“XX学派”的行列,提出“北大学派”“山师学派”“南大学派”“山东学派”“广东学派”等学派概念。
作者
吴玲娟
冯仰操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
出处
《大西南文学论坛》
2023年第1期321-336,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冯光廉
学术流派
成熟标志
学科建设
学派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吴玲娟,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冯仰操,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李怡.
我的学术道路[J]
.涪陵师专学报,2001,17(3):31-35.
被引量:1
2
李怡,毛迅.
巴蜀学派与当代批评[J]
.当代文坛,2006(2):17-20.
被引量:3
3
李怡,左存文.
在“西川”展开我们的论述:我的学术理想——李怡教授访谈录[J]
.当代文坛,2020(2):24-32.
被引量:1
4
彭定安.
回顾·反思·探究——答《东方论坛》编者问[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9(4):74-81.
被引量:2
5
姚丹.
以“民国经验”激活“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新的可能性[J]
.文艺争鸣,2012(11):45-48.
被引量:3
6
张全之.
“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J]
.当代文坛,2021(6):82-8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何吉贤.
地方路径与“20世纪中国革命和文学”研究中的可能性[J]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1(1):27-32.
被引量:5
2
李怡.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范式[J]
.中国社会科学,2012(2):164-180.
被引量:58
3
杨华丽.
现代文学研究的民国经济视野:有效性及其限度[J]
.社会科学研究,2012(5):15-23.
被引量:4
4
李怡.
“地方路径”如何通达“现代中国”——代主持人语[J]
.当代文坛,2020(1):66-69.
被引量:72
5
李怡.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J]
.文学评论,2020(4):73-80.
被引量:44
6
赵静.
成都经验与《激流三部曲》的城市书写[J]
.当代文坛,2021(3):92-98.
被引量:1
7
谭华.
汉口与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J]
.中州学刊,2021(5):160-16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1
1
熊飞宇.
区域文学、地方路径与文学地理学——全国第六届“区域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的三大议题[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2):450-460.
被引量:1
2
陈永.
对叶伯和的再认识[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4):62-68.
被引量:2
3
韩琛.
“民国机制”与“延安道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式冲突[J]
.文学评论,2013(6):17-25.
被引量:13
4
魏建.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研究与学派传承--以“山师学派”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2(3):13-21.
被引量:8
5
张武军.
个人慧悟、生存体验与重返中国历史的努力——李怡的学术探索及贡献[J]
.关东学刊,2017(2):54-66.
6
常琳.
中国现代文学的“运动者”——李怡“民国文学机制”学术运作与方法运思浅谈[J]
.晋阳学刊,2018(6):57-64.
7
李怡.
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到地方路径——对“地方路径”研究若干质疑的回应[J]
.探索与争鸣,2022(1):63-69.
被引量:40
8
李怡.
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到地方路径--对“地方路径”研究若干质疑的回应[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4):46-51.
9
赖永兵.
《寒夜》的空间叙事艺术——以地理批评为中心的阐释[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24,40(2):84-93.
10
牛佳欣.
贾平凹的“秦岭志”和中国叙事--以《老生》《山本》《秦岭记》为中心[J]
.镇江高专学报,2024,37(2):29-34.
1
学院召开2022年浙江音乐文物编撰工作学术研讨暨项目启动会[J]
.音乐文化研究,2022(2).
2
长型材绿色化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J]
.中国冶金,2021,31(7):118-118.
3
李春林.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构建——评冯光廉先生的学术贡献[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6):27-38.
被引量:1
4
本刊记者.
2021CEDIA/CIT培训(北京站)顺利开启[J]
.家庭影院技术,2021(8):80-81.
5
本刊记者.
2021 CEDIA/CIT培训(深圳站)顺利开启[J]
.家庭影院技术,2021(12):86-87.
6
王坤,刘益东.
大学立德树人的知识生产:重申教育的复杂性思维[J]
.北京教育(高教),2023(11):19-26.
7
杜群,都仲秋.
环境权利的人权演进及其法治意蕴--以国际人权法为视角[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6):16-36.
被引量:11
8
施诚.
跨大西洋奴隶贸易[J]
.经济学家茶座,2022(1):131-136.
大西南文学论坛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