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有效性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3

On Three Dimensions of the Validity of Marxist Theoretical Discour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为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话语的有效性既有助于捍卫其主导意识形态的地位,又有助于其思想性和学术性的传播。从话语普遍有效性的三个维度来看,作为表达基础和依据的真实性是其有效性的本体;体现话语主体主观情感的真诚性是其有效性的艺术和方法保证;尊重话语对象平等对话的权利则体现了话语的正当性,是其有效性的伦理前提。普遍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不仅应以真诚的态度恰如其分地陈述事实,而且应始终贯穿着对人的尊重,从而使话语既符合真善美的要求,又达到了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高度统一。
作者 张云龙 梁珊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2,共8页 Fujian Tribune
基金 陕西省社科界2019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延安时期革命戏剧与中共话语构建研究”(2019Z14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3102018jcc041)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 张云龙,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珊,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2

  • 1牟永福.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话语困境及其话语治疗[J].学术月刊,2007,39(3):21-27. 被引量:17
  • 2巴赫金著.《周边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81、 395、 447、 448、 456、 414、 456页.
  •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行》,重庆出版社,1989年,3页.
  • 4保罗·弗莱雷著 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73、75页.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6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7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 9王明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价值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42-44. 被引量:9
  • 10李宗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新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6(2):35-42. 被引量:57

共引文献27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