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传统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长期性趋势性调整和部署。经济循环的核心在于保持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结构合理性,通过循环的畅通和加速来提升效率。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以及企业间、国家间关系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及相互联系的具体形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国际竞争和经济政治风险,找到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链、价值链和世界市场的中国经济发展短板,以及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循环的卡点和堵点,完善技术与组织的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科技自主自强,畅通循环并节约成本,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同时,由外需拉动转向内需驱动,既是我国由高速度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的内在必然要求,符合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同时也是我们应对国际形势变化所作的战略部署和安排,体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化危为机的底线思维。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30-45,共16页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作者简介
李琼,女,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研究;通讯作者:余清霜,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