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律师会馆与大学在法学教学方法中的共通性——以Lectio和Disputatio为线索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律师会馆代表了英国法学教育的特色,与欧陆的大学法学教育和牛津剑桥的教育截然不同,但是观察中世纪的教育史可以发现,讲读和论辩是律师会馆和大学法学院最重要的两种教学方法,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罗马法复兴以后,注释成为讲读的重要内容乃至取得了和《学说汇纂》文本同等的权威,论辩也逐渐从讲读中分离出来以便学生在教学中发挥更主导的作用。博洛尼亚的法学教学方法随着"巴黎大学迁徙事件"传入英国,被牛津、剑桥大学所沿袭。在亨利二世和亨利三世任命具有罗马法知识的人担任王室法庭法官以后,罗马法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也逐渐被普通法所吸收。律师会馆出现以后,律师会馆中的教师把讲读中的《学说汇纂》文本和早期的令状格式文本置换为英国的成文法规范,开创了具有普通法特色的讲读课程,律师会馆的实用主义特征使其对论辩和表达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论辩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拟法庭。
作者 王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律方法》 2020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Legal Method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批准号:20190601006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涛,男,江苏宿迁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外国法制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9

  • 1[爱]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王笑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 2Fritz Schulz, History of Roman Legal Scienc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8.
  • 3[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的发展为观察重点(上册)[M].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 4[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高鸿钧,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 5[比]亭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M].乐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 6F. Pollock and F. W. Maitland,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aw Before the Time of Edward 1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vol. 1, pp. 9 - 10.
  • 7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 8[爱]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9页.
  • 9[美]约翰·H·威格摩尔:《世界法系概览》(下册),何勤华、李秀清、郭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7-838页.
  • 10[德]弗朗茨·维亚克尔:《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的发展为观察重点》(上册),陈爱娥、黄建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页.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14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