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世纪末,四川盆地东部以大足与安岳二地为中心的区域内,兴起对神格化人物“柳本尊”的信仰。在当地僧侣人士的弘传与推动下,各地开崖立祠、镌像奉祀,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佛教。13世纪后半叶南宋覆亡,该教随之衰落。柳本尊信仰在川东近一个世纪的流行中,一方面引起区域内既有宗教结构的变革与转型,另一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内容与样式的石窟艺术。
出处
《佛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219-237,共19页
Buddhist Studies
基金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图像与历史:两宋时期陕北与川东地区佛教石窟艺术的综合研究”(批准号:20EF2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米德昉,历史学博士,研究员,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