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粤港澳大湾区商标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协调——以商标恶意抢注的法律规制为切入点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内地、香港、澳门之间频发的商标抢注纠纷是"一国两制三法域"格局产生商标法律冲突的突出表现。在对商标抢注行为的法律规制方面,我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存在着价值取向与规制路径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商标抢注现象根源于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其实质是大湾区商誉积累的一体性特点与商标保护的地域性特征之间的矛盾。大湾区商标保护的碎片化局面有损法律的统一性和可预见性,对大湾区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一体化市场建设造成阻碍,大湾区一体化市场建设对跨区域商标保护具有迫切需求。从国际经验和大湾区现实条件来看,大湾区突破商标保护地域性限制、实现商标保护一体化的合理路径是建立复式商标保护体系,注册具有统一效力的大湾区商标。在司法保护方面,目前条件下较为可行的协调路径是在指定法院对大湾区商标相关纠纷进行专属管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软性协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裁判标准的统一性和判决结果的可预见性。
出处 《法治论坛》 2020年第3期277-300,共24页 Nomocracy Forum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19BFX14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洁琼,中山大学法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讲师,主要研究领域:知识产权法;谢依蓝,中山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5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