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草乌作为临床医生的常用中药,其味苦、辛,性热且具有大毒,国内外的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鉴别、炮制、药理、化学成分及毒性等方面,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今对草乌的毒性的认识、炮制降低毒性的方法、炮制对草乌毒性及毒性成分的影响,综述了古今对草乌毒性的认识,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比较了古代、现代炮制草乌降低毒性方法的差异,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明确了草乌的毒性、降低毒性的有效方法;明确了炮制对草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的临床意义,旨在为降低草乌毒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参考。由于草乌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乌头类生物碱既是草乌的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探寻既可降低草乌毒性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的炮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草乌炮制的传统经验要求达到“口尝无麻舌感或微有麻舌感。”但由于个人味觉敏感度存在差异,口尝的量和方式也有不同,因此对炮制程度的判断缺乏科学性,需要在对其减毒机制、化学成分有更深入的研究,确定更多的活性成分,明确其药理作用基础上,建立统一、严格的质量判断标准;探讨草乌各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炮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将起到重要作用。
出处
《黑龙江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72-374,共3页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项目编号ZYW2023-029,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一般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