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日高中物理教材比较——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选取日本经典物理教材《川勝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与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以两本教材中“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为例,通过比较二者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物理观念、物理精神的异同,得出些许启示,以期为我国教材编写与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作者
张帅
邱迪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湖南中学物理》
2022年第7期19-23,共5页
Hunan Middle School Physics
关键词
中日教材
高中物理
牛顿第三定律
物理思想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邢红军,关艳丽,童大振.
论日本中学物理教材的编写特色及其启示——以《川胜教授的中学物理教案》为例[J]
.课程教学研究,2020,0(1):89-96.
被引量:3
2
邢红军,张抗抗.
论物理思想的教育价值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研究,2016(8):61-68.
被引量:72
3
张恩德.
物理观念的内涵解读与意义生成[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8):111-117.
被引量:10
4
穆良柱.
什么是物理精神[J]
.大学物理,2018,37(3):26-2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陈奋策.
对称性、对称性原理与对称性方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1):96-99.
被引量:4
2
姚红玉,刘粤钳.
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5):17-20.
被引量:5
3
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
阎金铎.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86-191.
5
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
阎金铎,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71-172.
7
佚名.美科学家探测到引力波印证爱因斯坦百年前预言[EB/OL].http://finance.people.tom.en/n1/2016/0213/c1004-28120657.html.
8
莱尔曼.能量并非是做功的本领[J].雷树人,译.物理教学,1980,(2).
9
赫尔曼.KPK物理——换个角度学物理[M].本书编写组改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4-50.
10
孙新.
从差异中窥见相似——从日本高中理科课程的变迁看新课程[J]
.课程.教材.教法,2011,31(8):105-11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98
1
晁国鹃,石尧,吕磊.
关于初中物理中“定标思想”的思考[J]
.湖南中学物理,2022(11):5-7.
2
姜伟棣,焦志伟.
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目标的《电磁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物理与工程,2021,31(S01):112-117.
被引量:3
3
许冬保.
回归教材 突出能力 彰显素养——2018年高考北京理综卷物理实验试题第三方评价与启示[J]
.课程教学研究,2018,0(12):54-58.
被引量:1
4
方红霞,王君.
便携式高精度安培力探究仪[J]
.物理实验,2017,37(2):57-59.
被引量:2
5
周栩君.
“光的干涉”疑难问题的教学研究[J]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2017,35(6):45-47.
6
孙鹏伟,蒋雪丽.
简论有效备课的“八有”策略——以“比热容”一节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0(6):36-38.
被引量:1
7
邓少强,卢长津.
试析中学物理等效思想的“四化”[J]
.物理通报,2017,46(8):35-37.
被引量:2
8
马朱林.
也谈电摆法探究库仑定律的实验设计思想与建议[J]
.物理教师,2017,38(9):20-22.
被引量:1
9
郝光源.
等效思想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研究[J]
.考试周刊,2017,0(15):83-84.
被引量:1
10
陈翠,肖洋,熊建文.
高考全国卷背景下广东省物理教学实施策略研究——基于近三年高考全国工卷与高考广东卷力学压轴题的分析[J]
.物理教学,2017,0(10):67-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
1
郭元祥.
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
.教育研究,2005,26(9):3-8.
被引量:222
2
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
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51-155.
被引量:179
3
邵朝友,周文叶.
学科素养模型及其验证:别国的经验[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5):11-20.
被引量:21
4
裴新宁.
我们的“做中学”缺失了什么[J]
.人民教育,2016(17):43-47.
被引量:6
5
李婷婷,王秀红.
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动向——文部科学省“学习指导要领”(2017)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19,46(3):103-116.
被引量:24
6
张家军,杨艺伟.
解释学视角下课程文本理解的边界[J]
.教育研究,2020,41(4):52-62.
被引量:13
7
王秀红,李婷婷,王春姣.
基于“资质与能力”培养的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J]
.外国教育研究,2021,48(9):16-27.
被引量:1
8
李卓,鲍建生.
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学课程教材难度模型研究评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6):115-122.
被引量:5
9
臧玲玲.
基于2030能力框架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究与启示[J]
.现代教育管理,2022(3):74-82.
被引量:2
10
石鸥,刘艳琳.
深刻理解课程标准 切实提高教材质量——基于新方案、新课标编写教材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4-11.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张帅,李贵安,施昆豪.
日本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的研究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2023(33):105-108.
1
孙楚欣.
中日教材《故乡》课后习题比较[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106-109.
2
范兵,蔡亚璇,曾天.
中日高中物理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以“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章节为例[J]
.物理教师,2022,43(2):70-73.
被引量:7
3
饶顺.
中日高中数学教材比较——以“指数函数”为例[J]
.数学之友,2023,37(6):2-4.
被引量:1
4
覃庆春,陈代局.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探究[J]
.广西教育,2023(13):105-107.
5
吴国华.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上旬刊),2021(17):104-105.
被引量:2
6
穆良柱.
什么是ETA物理学习法——基于物理认知规律的大学物理学习困难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J]
.物理与工程,2022,32(5):5-10.
被引量:8
7
方润根,叶晟波,陈诺.
课程思政与新课标的关系及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探索--以“电动势”为例[J]
.物理通报,2021,50(12):81-85.
被引量:2
8
段玉文.
物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物理价值探析[J]
.物理通报,2022(S01):154-156.
被引量:1
9
刘欣,栾照辉,赵磊.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22,13(11):110-111.
被引量:3
10
王雄.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三个表征[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6):54-58.
被引量:1
湖南中学物理
202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