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王弼玄学思想对仕隐观念的变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魏晋玄学首开于何晏、王弼,汉末老庄思想的抬头,让无数受困于经学之风的士人嗅得一丝清新简约之风,但朝代更迭、军阀混战的时代境遇下,“仕”与“隐”又是摆在士人面前的棘手问题,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生死问题、礼教问题,更是名教与道教不可调和的冲突。王弼承老庄思想解读名教,以无为本、崇本抑末,兼容道家与儒家思想,以道释儒解放了士人们的思想,从理论上调和了“仕”与“隐”间的冲突;忘象、忘言,得意,从方法论上给予士人们在乱世之中参透人生虚无的方法。圣人有情,从情感态度上肯定个体生存的价值,魏晋士人得以剥离礼教的束缚,关注自身的发展状况,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仕禄”的愧疚,由此“隐”的观念由实践向理论转化,文风也逐渐走向绮靡。
作者 张佳琪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4期168-170,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9

  • 1郭杰.“平淡”:陶诗风格之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1999(2):158-166. 被引量:5
  •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 3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 4龚斌.陶渊明集校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 5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 6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7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000-2006
  • 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 9陈澧.东塾读书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 10陶渊明.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共引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