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甲骨金文“ ■”字考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铜锭在殷商称“黄吕”,在两周称“吉金”,被用来作为赏赐品。甲骨“吕”有铜料和地名二义,而金文“吕”开始在字形上分道扬镳。凡圈笔“■”,仍作人名、地名和国名,延续甲骨字形;凡填实“■”,表示铜锭之形,使用在商末周初,与A类“■”有承接关系,为“金”字初文,另有“钧”“铃”二字可佐证。“锭”“鉼”“铝”■等字晚出,乃是因声造字的结果。“鋁(■)”虽表示某种青铜制品,但与“■”似无直接关系。
作者 张远建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年第17期71-73,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铜锭 黄吕 吉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4

共引文献1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