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敦煌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导,融入来自中亚、西亚各国以及西域、青藏、蒙古等地区的民族文化成分,呈现出博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元性。这既是敦煌文化的个性,也体现出了敦煌文化的特质。在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大量民族文字文献,以及敦煌石窟中出现的宗教文化因素和民族因素,都表明来自中原的文化与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在敦煌和谐相处、交融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终融合成为别具一格的敦煌文化。这是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同时也是与各种外来文化互相融合而逐步生成的,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壮大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生动例证。
出处
《民族学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多元文化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2VRC025)
作者简介
杨富学,男,河南邓州人,燕山大学东北亚丝路文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西北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丁小珊,女,甘肃武威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北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