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刑事被告人庭审在场义务的法理基础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2018年刑事诉讼法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新增了“缺席审判程序”。就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范围,主要限制在以下三种情形:(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审判,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的.
作者
陈慧君
机构地区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天津滨海法学》
2021年第1期237-255,共19页
Tianjin Binhai Law Journal
关键词
缺席审判
刑事被告人
恐怖活动犯罪
法理基础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犯罪嫌疑人
刑事诉讼法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作者简介
陈慧君,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9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4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杨宇冠,高童非.
中国特色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构建--以比较法为视角[J]
.法律适用,2018,0(23):13-27.
被引量:32
2
陈卫东.
论中国特色刑事缺席审判制度[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8,0(3):14-26.
被引量:84
3
肖沛权.
价值平衡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J]
.法学杂志,2018,39(8):50-59.
被引量:45
4
崔凯.
义务视阈下的被告人庭审在场问题研究[J]
.政法论坛,2017,35(2):152-160.
被引量:8
5
陈兴良.
他行为能力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2019,41(1):119-135.
被引量:18
6
陈学权.
论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保护客体[J]
.政法论坛,2013,31(5):178-185.
被引量:7
7
孙远.
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之实质解释论纲[J]
.政法论坛,2016,34(2):59-69.
被引量:10
8
杨宇冠.
《刑事诉讼法》修改凸显人权保障——论不得强迫自证有罪和非法证据排除条款[J]
.法学杂志,2012,33(5):19-26.
被引量:37
9
樊崇义.
从“应当如实回答”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J]
.法学研究,2008,30(2):111-121.
被引量:50
10
万毅.
论“不强迫自证其罪”条款的解释与适用——《刑事诉讼法》解释的策略与技术[J]
.法学论坛,2012,27(3):31-37.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49
1
孙长永.
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J]
.现代法学,1999,21(4):93-97.
被引量:177
2
陈卫东,郝银钟.
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基于国际标准的分析[J]
.中外法学,1999,11(3):78-83.
被引量:41
3
宋英辉.
不必自我归罪原则与如实陈述义务[J]
.法学研究,1998,20(5):141-150.
被引量:104
4
周国均.
刑事被告人及其权利和义务[J]
.法学研究,1985,7(4):51-55.
被引量:1
5
万毅.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J]
.当代法学,2004,18(1):40-47.
被引量:38
6
卜思天.儒佩基奇,王铮,降华玮.
从刑事诉讼法治透视反对自证有罪原则[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61-272.
被引量:65
7
卞建林,郭志媛.
英国对沉默权的限制[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83-286.
被引量:32
8
TH.W范温,焦庞颙.
被告缺席审判[J]
.国外法学,1981(4):23-26.
被引量:4
9
朱明.
被告人口供的证据价值[J]
.法学,1982(7):29-31.
被引量:2
10
岳礼玲,陈瑞华.
刑事程序公正的国际标准与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上)[J]
.政法论坛,1997,15(3):44-56.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544
1
马静华,蒲劲宏.
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对质程序的适用与完善[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2):224-245.
被引量:2
2
谢望原.
针对生命的避险行为的定性思考——从两则英国经典避险判例切入[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4):91-104.
被引量:1
3
李奋飞,刘沛泉.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主体范围的扩展——单位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权研究[J]
.政法论丛,2023(2):124-136.
被引量:7
4
刘学敏,涂阳.
防范刑事错案之多重机制探讨[J]
.现代法治研究,2019,0(4):119-128.
5
谢安平,刘禹隆.
人工智能主体性论与刑法中的法规范主体判断[J]
.天津法学,2021,37(1):89-96.
6
俞育标.
刑事在线诉讼对我国庭审实质化的威胁及控制[J]
.司法改革论评,2023(1):29-40.
被引量:1
7
鲍文强.
我国刑事诉讼中受审能力规则的功能反思与制度完善[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4):117-130.
被引量:1
8
步洋洋.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的被告人权利保障——以法律的正当程序为视角[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461-483.
被引量:5
9
卞建林,吴思远.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立法反思与实践走向[J]
.求是学刊,2020(5):85-95.
被引量:16
10
吕翰岳.
受强迫行为中刑事责任的认定——章某某受迫杀人案鉴定式分析[J]
.清华法律评论,2021(1):171-198.
1
黄雯雯,马瑞跃.
整体辩护对美国刑事司法结果的影响[J]
.中国审判,2022(3):68-71.
2
赵远.
试论恐怖活动犯罪处罚的原则[J]
.刑法论丛,2021(1):129-153.
3
王振.
论《香港国安法》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及其“刑罚”的规定[J]
.政法学刊,2022,39(3):51-61.
被引量:4
4
张铠容,宋天一.
日本“人脸识别”法律规制及其镜鉴[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39(7):61-65.
5
胡江,沙良旺.
非传统安全视野下的毒品犯罪治理模式探究[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22,31(2):14-21.
被引量:1
6
冯卫国,方涛.
企业刑事合规本土化的现实困境及化解路径[J]
.河南社会科学,2022,30(6):52-62.
被引量:23
7
罗智勇.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中引入法律援助的若干思考[J]
.中国审判,2022(10):103-105.
8
邱煜,曲毅,冯思博.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社会安全风险及其应对[J]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2):52-58.
被引量:1
9
左黎,孟书涵.
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律师见证行为的研究——以检察机关为视角[J]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2,32(2):79-84.
10
应惟捷,张剑峰.
如何理解和把握条例关于追逃追赃案件没收违法所得程序的规定严格案件范围规范办理程序[J]
.中国纪检监察,2022(12):61-61.
天津滨海法学
202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