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学分银行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The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Credit Bank Serving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信息网络是21世纪的标志性产物,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让网络成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基层阵地,而借助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提升核心价值观传播实效性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要求。学分银行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将是学分银行在日后发展的重要形式,尝试让学分银行平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将其纳入德育学分银行建设中,对于现存的难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学分银行平台的特点探寻出有效的服务途径。
作者 吴限
机构地区 吉林开放大学
出处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74-77,共4页 Journal of Jil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吉林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号:JJKH20190814SK)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吴限(1970-),男,吉林开放大学副校长,教授,研究方向:开放教育、终身教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54

  • 1熊惠平.“学分银行”的信贷运行机理解读[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25):34-36. 被引量:22
  • 2张丹海,汪明骏.我国社区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43.
  • 3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 4米红,李国仓.美国大学与社区学院学分互认机制研究——以北卡罗来纳州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7,28(10):46-49. 被引量:51
  • 5郝克明.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的教育管理模式[C].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研究.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
  • 6刘素娟.“学分银行”如何夯实终身学习“立交桥”基础[N].光明日报,2013-10-9(14).
  • 7Partha Dasgupta, Peter Hammond, Eric Mask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Choice Rules: Some General Resuhson Incentive Compatibility[J].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79,46(2): 185-216.
  • 8R.P. McAfee, J. McMillan.Muhidimensional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and Mechanism Design[J].Joum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8,(46).
  • 9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新华网,2013-12-23.
  • 10Kee, Y. W. & Zhang, R. (2008). "Credit Bank System: What Has Been Saved for Ten Years of Educational Quality?". Korea: Soongsit University.

共引文献2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