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同富裕:从远大理想到战略实施的历史性转变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科学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特有命题共同富裕从来不是整个人类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虽讲"共同"但却并非"普世",并不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历史上空想的共同富裕曾是善良人士的一种梦想,但科学的共同富裕理论必然具有强烈的主体性、立场性、阶级性,不会被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社会里的所有人都普遍认同。从奴隶制、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私有制社会里统治阶级不劳而获,只会追求本阶级骄奢淫逸、挥金如土的富裕,而劳动者则被看作天然应该为他们提供无偿劳动,并只能饱受贫穷的煎熬。从国际看也是如此,在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中,西方的富国俱乐部发展中国家是没有资格染指的,而少数富国能得以存在就是以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贫穷为基础的,美国总统就曾经感叹,如果中国十几亿人口都过上像美国那样富裕的日子,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暴露了私有制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者的阴暗心理,在私有者、资产阶级和帝国霸权的词典里哪有作为全人类共同理想的"共同富裕"的词条!
作者 武建奇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
出处 《政治经济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7-21,共5页 Chi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创新视阈下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研究”(17AKS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武建奇,河北经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5

共引文献79

同被引文献140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10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