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武则天曾在唐太宗驾崩之后与众嫔御一并入感业寺为尼,然而史籍关于此事的记载甚为简略,以致引发古往今来诸多猜测。位于西安市北郊汉城墙遗址内六村堡后所寨的感业寺,保存有明万历十三年的碑碣各一通,记载了明朝秦王府职官、本寺禅僧和当地功德主等人重修感业寺的珍贵历史,为武则天出家的内道场感业寺的真实性及感业寺规模、方位等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近年来在遗址出土的莲花宝座、石狮子等一系列文物,也为感业寺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武则天对佛教的支持,除了因为幼年受到母亲杨氏的影响之外,与其在感业寺为尼的经历也不无关系,但维护政治统治则是最为主要的目的。
出处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1年第1期-,共17页
Studies of Chinese Indigenous Religions
基金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岳华山道教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XZJ0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高叶青,历史学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