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结构与行动——审美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野

Structure and Action:Sociological Approach of Aesthetic System Research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审美制度研究是现实审美经验改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治理和审美治理得以实施的基础性理论。自审美制度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学者从制度性因素对于审美的形塑作用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从主体的能动性出发,采用社会学的结构—行动框架,将审美制度看作是审美主体运用规则和资源进行的互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审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审美制度的构成机制、审美与治理的关系等问题。 Study of aesthetic systems is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hange of cur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and also a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governance and aesthetic governance.Since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systems was put forward,Chinese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factors on aesthetic experience.Emphasizing both the power of social factors and the initiatives of social actors,this paper adopts the structure-action framework of sociology.The aesthetic system is regarded as an interactive system where social actors utilize rules and resources in their interaction process.On this bas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ology of aesthetic system research,the composition and mechanism of aesthetic systems,an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governance.
作者 赵敏 仓恺延 Min ZHAO;Kaiyan CANG(Zhejiang University,China;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China)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1期499-512,754-755,共16页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审美制度 结构—行动框架 社会学视野 aesthetic system structure-action framework sociological approach
作者简介 赵敏,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包括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人类学;仓恺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影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主要为数字技术美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46

  • 1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2-8. 被引量:24
  • 2傅其林.论布达佩斯学派对艺术制度理论的批判[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23-328. 被引量:2
  • 3阎嘉:《文化研究关键词》第28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 4向丽.审美制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 5维特根斯坦 汤潮 范光棣译.哲学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309节,65节,67节,66节,69节.
  • 6特里·伊格尔顿 王杰等译.《审美意识形态》[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页.
  • 7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王铭铭等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 8王杰 海力波.《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 9王杰:《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4页.
  • 10参见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之《染描:迈向文化的阐释理论》,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共引文献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