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侗族民间文艺作品"珠郎娘美"在多重文化语境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不同异本表征的情感结构呈现出历史"再建构"特征。本文通过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的相关理论对各阶段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阶段的主流文化介入对民族情感结构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增加了作品的文本内涵,拓宽了民族文化的受众,且未突破对自身民族身份的界定范畴。而到了当代跨文化语境背景中,新生异本呈现出多媒介共生的状态,但文本的民族性特征却逐渐消解,民族身份对"真"的复归问题则成为民族形象建构的重点。
出处
《民族论坛》
2020年第3期106-112,共7页
Minzu Tribun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媒介生态学视域下侗族口传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研究”(20E214)
作者简介
石琪琪(1990—),男,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何洁(1979—),女,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贵州大学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