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乌托邦冲动的美学形式——论鲁迅作品中的现代悲剧观念 被引量:1

Aesthetic Form of Utopian Impulse:On the Concept of Modern Tragedy in Lu Xun’s Work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现代悲剧观念"是乌托邦冲动的美学形式。乌托邦作为现代悲剧观念的重要概念,具体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殊语境,其存在形式和表达机制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和中国特征。鲁迅的创作便是中国式乌托邦冲动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他的悲剧作品饱含着于绝境中生长出希望的乌托邦冲动,其作品《故乡》和在其影响下的20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的个人小说选集《故乡》中的作品均对现代化进程中富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乡愁"的抒发上升到了乌托邦的维度。在此基础上,由于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鲁迅后期创作的杂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为了忘却的记念》孕育而生出革命的乌托邦冲动。这两种乌托邦冲动共同构成了鲁迅现代悲剧观念的基本内核。 "Modern tragic concept"is the aesthetic form of utopian impulse.Utopia,a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modern tragedy,has more complexity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form of existence and mechanism of expression in the special contex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Lu Xun’s creation is a good embodiment of the Chinese utopian impulse.His tragic works are full of utopian impulses of hope growing out of despair.His works Hometown and the novel selected by Xu Qingwen,a local literature writer in the 1920 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is works,express the"nostalgia"which is rich in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o the utopian dimension.At the same time,under the influence of Marxism,Lu Xun’s continous essays Chinese 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nd The Blood of Pioneers and In Memory of Forgetting gave birth to revolutionary utopian impulses.These two utopian impulse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basic core of Lu Xun’s concept of modern tragedy.
作者 史晓林 王杰 Shi Xiaolin;Wang Jie(Henan University;Zhejiang University)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430-450,614-615,共23页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及批评形态研究”(15ZDB023)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希望 现代悲剧 乡愁乌托邦 乡土文学 modern tragedy nostalgia utopia vernacular literature
作者简介 史晓林,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悲剧美学;王杰,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人类学。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4

  • 1马克思在1843年写给阿诺尔德·卢格的信中说:"您不会说我对现今社会估价过高;如果说我对现今社会仍然没有失望,那只是因为现今社会的这种令人失望的形势使我满怀希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7卷第62页.)
  •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6页.
  • 3[德]古茨塔夫·勒内·豪克.《绝望与信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页.
  • 4Ernst Bloch, The Utopian Function of Art and Literature, p. xxvi.
  • 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5):4-16. 被引量:14
  • 6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7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 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 9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 10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371

同被引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