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星堆祭祀坑新发现丝绸及象牙的文化意义——“玉帛为二精”三续考 被引量:7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Newly Discovered Silk and Ivory Objects in the Sanxingdui Sacrificial Pit: the Third Study of “Jade and Silk are Two Essenc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据2021年3月新发布的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丝绸,从显圣物视角整合三星堆五类奢侈物的谱系(玉、帛、金、铜、象牙),逐一做源流辨析和时空分布说明,确认其本土性或外来输入性,并给予神话学的观念解读,说明先民神话思维如何聚焦事物变形并从中体认生命永恒性的原理,强调中国史前文化中独有的丝绸用于"帛殓葬"现象,聚焦后世葬礼的玉帛互动特点,将原作为玉石神话信仰的"玉帛为二精"说,拓展为"玉帛信仰互动体系"的总体认识,诠释其对催生华夏文明所发挥的重要文化基因作用。五种显圣物中突显本土文化基因作用的是玉和帛。黄金则判断为通过河西走廊传播过来的外来文化元素。玉帛组合现象既然是华夏独有,这足以反驳一切有关三星堆文化属于外来文化的猜想。
作者 叶舒宪
出处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90,共12页 National Arts
作者简介 叶舒宪,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宋建忠,吉琨璋,田建文,李永敏.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6(8):4-18. 被引量:115
  • 2叶舒宪《玉教-中国的国教:儒道思想的神话根源》,《世界汉学》2010年春季号,第74~82页.
  • 3[加]弗莱.《原型批评:神话理论》,王宏印等译,见.《神话一原型批评》,增订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
  • 4[美]威尔赖特.《原型性象征》,叶舒宪译,《神话一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05页.
  • 5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裘锡圭学术文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6-307页.
  • 6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补正》,《裘锡圭学术文集》第五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21-325页.
  • 7叶舒宪.《玉石神话信仰与文明起源》,台湾.《政大中文学报》第十五期,2011年6月.
  • 8《论语·阳货》,阮元编.《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5页.
  • 9王国维.《陈宝说》,《观堂集林》第一册卷一.
  • 10叶舒宪.西周神话“凤鸣岐山”及其图像叙事[J].民族艺术,2010(4):86-9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98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