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末民初时期家国关系转型探析——从法律史视角考察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末民初,中国受到“西学”理念的影响,无论在政治体制还是思想观念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家国关系也随之断裂、重构。家国关系的转型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律制度的变革,同时揭示了其底层逻辑法律价值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公法以及私法历史文本的分析,探究家国关系转型的形与神,并对其原因进行体系解释。
作者
刘柯铭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23年第1期192-203,共12页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家国关系
民族精神
私利保护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作者简介
刘柯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任剑涛.
浪漫想象:家哲学与家国同构的解释遗阙[J]
.探索与争鸣,2022(5):28-47.
被引量:22
2
干春松.
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上)——杨度《金铁主义论》中的民族观与国家观[J]
.现代哲学,2021(3):118-128.
被引量:5
3
张春林.
中国近代国家权力思想的形成论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43-153.
被引量:2
4
唐丰鹤.
法律的民族精神正当性[J]
.浙江学刊,2016(4):162-170.
被引量:3
5
张春林.
解构与建构:近代天下观向国家观转变历程解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46-15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7
1
任剑涛.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家国天下的个体递归[J]
.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2):27-48.
被引量:9
2
李宏图.
民族精神的呐喊——论18世纪德意志和法国的文化冲突[J]
.世界历史,1997(5):30-38.
被引量:13
3
谢鸿飞.
追寻历史的“活法”——法律的历史分析理论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05(4):130-140.
被引量:17
4
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0页.
5
黑格尔 范扬等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74、197.
6
萨维尼 许章润译.《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7页.
7
赫伯特·斯宾塞.《社会静力学》[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10页.
8
休谟 关文运 译.《人性论》(下册)[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509-510,509.
9
Leszek Kolakowski, The Alienation of Reason ; A History of Positivist Thought, Doubleday & Company, Inc. , 1968, p. 9.
10
Leszek Kolakowski, The Alienation of Reason: A History of Positivist Thought, Doubleday & Company, Inc. , 1968, pp. 3-9,17,30.
共引文献
33
1
台培森.
论刑法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解释[J]
.时代法学,2019,17(4):74-82.
被引量:1
2
温小平.
近代中国南海主权观念与主权教育的嬗变[J]
.民国研究,2019(1):38-53.
被引量:3
3
姚依.
论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历史嬗变及其启示[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0,38(4):21-26.
4
吕威.
论康有为“天下-个人”政治结构的双重超越[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3):44-50.
5
温小平.
近代我国南海主权教育的历史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6):12-24.
被引量:1
6
李帆.
植根于中华文化的“中华民族”观念——以杨度《金铁主义说》为核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65-69.
被引量:5
7
熊光清,蔡正道.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从近代中国国家观的建构出发[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4):40-46.
被引量:2
8
台培森,宋鹏举.
传统文化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法》之善治乡村实现路径[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6(6):81-96.
被引量:3
9
赵春雷.
民生建设何以必要?——来自儒家的解释[J]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2):238-247.
10
陈力士.
家哲学研究的热点、路径与价值[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1(1):29-35.
被引量:1
1
赵妍杰.
由爱家而爱国:民国初年读书人关于政治与伦理的思考[J]
.广东社会科学,2024(2):117-131.
被引量:2
2
倪斯铌.
创业青年组织化发展研究:镜像、动力与路径——基于现代化与组织化关系视角[J]
.青年发展论坛,2024,34(3):80-89.
3
王若菡.
文学翻译中的形与神——概念探赜与现代阐释[J]
.中国翻译,2024,45(4):98-105.
被引量:1
4
杜鹏.
家庭本位: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底层逻辑[J]
.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3(3):67-77.
5
曾珺.
党纪故事 “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J]
.人民周刊,2024(14):56-57.
6
侯欣一.
重写法律史: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现状及知识体系建构[J]
.新华文摘,2024(14):156-157.
7
谈际尊.
构建德法共治的家庭教育新生态[J]
.中国德育,2024(12):9-12.
8
王传发.
从“家国分离”到“家国一体”:面向家庭的村庄公共性再造路径[J]
.理论月刊,2024(5):48-60.
被引量:2
9
常雯清.
从《新世界》看清末民初介词“以”的用法[J]
.汉字文化,2024(13):44-47.
10
曾耀凤.
家作为方法:理解中国法律史课程内涵的进路之一[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3):68-72.
外国法制史研究
202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