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毛詩》經注系統的衍化爲核心,討論了中、日兩國鈔本和刻本文獻在競争中互相融合的過程和各自特點。論文前半部分討論中國的情况,首先梳理了鈔本和刻本的分野與消長過程,並在此基礎上重新審視《毛詩正義》作爲鈔本替代品對於刻本系統的修正完善所發揮的作用。論文後半部分討論日本的情况,通過對五山本、静嘉堂本、慶長本的文本分析,歸納出日本實踐中的兩種形式——"拼合式"和"融合式",它們同樣體現了鈔本文獻利用的經驗智慧。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2020年第1期1-23,共23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Essays Collection
作者简介
孫巧智,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古典文獻專業2018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爲《詩經》學及古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