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冯骥才的“津味小说”与叙事传统
被引量:
1
Tian Jin Style Novels of Feng Jicai and Narrative Tradi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创作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文学研究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文学传统最初作为"新文学"的他者,受到批判和排斥,之后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简化为可以承载"新内容"的"旧形式",在改造的前提下被利用。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译介,文学界开始重新处理当代文学与"旧传统"的关系,这一方面与文学创作需要从传统中汲取资源.
作者
郭冰茹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网络文学评论》
2020年第2期107-115,共9页
Gba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文学研究者
文艺思潮
当代文学
冯骥才
叙事传统
文学创作
津味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莫言,李敬泽.
向中国古典小说致敬[J]
.当代作家评论,2006(2):155-157.
被引量:27
2
格非.
朝向陌生之地[J]
.青年文学,2005,0(1):1-1.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0
1
冯兰.
中国古典与文学现代性——从中西比较视野考量[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1):125-132.
被引量:1
2
郑佳丽,丹珍草.
藏族生态写作的传统延续与现代特质[J]
.阿来研究,2024(2):216-223.
3
王文捷.
《生死疲劳》:历史的民间表象建构——论莫言历史叙事的文化方式[J]
.小说评论,2007(4):56-59.
被引量:6
4
陈娇华.
论中国当代文学对新历史主义的接受与变异[J]
.理论与创作,2010(5):14-20.
被引量:4
5
陈娇华.
论近年来新历史小说创作的转型与回归趋向[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43-49.
被引量:2
6
陈娇华.
《李自成》与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嬗变[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27(4):80-87.
7
王尧.
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J]
.文艺研究,2012(12):15-25.
被引量:11
8
严锋.
感觉的世界谱系:重新发现莫言的现代性[J]
.中国比较文学,2013(1):1-10.
被引量:7
9
李遇春.
文学革命或文学游戏——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研究视角[J]
.南方文坛,2013(4):43-48.
被引量:1
10
郭冰茹.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叙事传统”[J]
.南方文坛,2013(6):31-3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
1
冯骥才.
指指点点说津门[J]
.小说界,1999,0(6):135-141.
被引量:1
2
王之望.
“津味”:地域文学新家族[J]
.天津社会科学,2001(4):101-106.
被引量:7
3
杨仕章.
价值论视角下翻译变异的阐释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4):151-15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王吉.
翻译变异中的地域性重构与空间生产——《三寸金莲》的英译策略[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18(2):305-3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慧敏.
方言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地域文化互动模式研究[J]
.椰城,2025(2):179-181.
网络文学评论
202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