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東漢圖讖的成立及其觀念史變遷 被引量:5

The Diagrams and Prophesy(圖讖) Theory in the Easter Han:Its Establishment and Thoughts Behi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東漢圖讖包括河洛讖與七經讖兩部分,成立時間並不相同。河洛讖基本定型於西漢平帝時,是方士鼓吹漢室再受命的產物,與儒學經義無關。建武年間校定圖讖,又加入一些新莽末至東漢初產生的、宣揚光武帝統治合法性的讖記。七經讖則是東漢初校定圖讖,牽合河洛讖與儒學的產物。編造者將某經的不同傳記加以拼合連綴,再加入河洛讖或其他宣揚劉氏天命的内容,形成新的文本。漢代以後,政治背景轉變,圖讖失去官方意識形態的地位,逐漸回到數術之學的範疇。從西漢末到六朝隋唐,圖讖的性質在時人觀念中大致經歷了數術—儒學—數術的變遷。
作者 張學謙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學中文系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80,共30页
基金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讖緯輯佚史研究與讖緯文獻的重新校理”(19CZS006)階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張學謙,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後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