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徽大学藏战国《诗经》简是目前所发现时代最早、存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诗经》文本,是先秦儒家核心文献。本文在整理小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红外图版、竹简字数、竹简尺寸、竹节位置、简背划痕和编绳位置等信息,对现存的九十三支竹简进行复原。力求复原安大《诗经》简的基本面貌,尝试探讨《诗经》简在形制和书写中的一些新见现象,并依据传世本《诗经》内容对缺失的竹简内容进行蠡测。推测简本《诗经》的文本性质,有以下几种可能:一、简本《诗经》是“国风”的摘抄本,只摘抄了其中七国的“国风”,简本内容留有摘抄者的个人喜好和分类原则,这也正是诗序和个别国风的内容有别于传世本《诗经》的原因;二、简本是《诗经》的全本,现在所存的简本的内容是从全本《诗经》中拿出前面这些“国风”用来陪葬;三、简本就是《诗经》“国风”部分的全貌,可能是其早期形态。
基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团队项目“安大藏战国竹简儒家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VJXT00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的整理与研究”(16@ZH013)
国家语委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项重大项目“战国文字谱系疏证”(YWZ—J0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