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筑结构抗震用负刚度阻尼器研究状况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结构上增加支撑或者安装阻尼器,在抵抗地震时的破坏机制不易控制,难以保证其抗震效果。而负刚度阻尼器的等效刚度为负,其形成的等效力和位移成反比例关系,当结构安装上负刚度阻尼器后,结构的刚度会减小,相应的结构自振周期会延长,可以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安装上负刚度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具有更加良好的减震效果。
作者
官亚西
机构地区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出处
《四川水泥》
2022年第11期32-34,73,共4页
Sichuan Cement
关键词
减震结构
负刚度
结构设计
减震效果
分类号
TU3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作者简介
官亚西(1995.05-),男,汉族,河北邯郸,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抗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3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4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马玉宏,谢礼立.
关于地震人员伤亡因素的探讨[J]
.自然灾害学报,2000,9(3):84-90.
被引量:57
2
张莹,尹文刚,郭红梅,何雅枫.
地震灾害人员伤亡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J]
.防灾减灾学报,2017,33(4):87-94.
被引量:5
3
张建卓,董申,李旦.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新型隔振系统研究[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2(4):314-318.
被引量:49
4
张建卓,李旦,董申,陈明君.
新型非线性超低频水平隔振系统的研制[J]
.机械设计,2005,22(5):19-21.
被引量:10
5
彭献,陈树年,宋福磐.
负刚度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初探[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9(4):89-94.
被引量:30
6
纪晗,熊世树,袁涌.
基于负刚度原理的结构隔震效果分析[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2):76-79.
被引量:29
7
纪晗,熊世树,袁涌,付杰.
基于负刚度原理的结构减震效果理论分析[J]
.振动与冲击,2010,29(3):91-94.
被引量:26
8
杨巧荣,李传德,许浩,刘文光.
核电厂负刚度阻尼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53(4):718-727.
被引量:7
9
杨巧荣,冉茂来,何文福,于维欣,刘文光.
隔震结构基于阻尼负刚度装置的地震响应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18,31(6):920-929.
被引量:12
10
刘文光,余欣欣,许浩,朱宏平.
设置阻尼负刚度系统的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2020,41(7):36-44.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93
1
史鹏飞,吴斌.
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分析[J]
.振动与冲击,2009,28(11):163-167.
被引量:4
2
侯钢领,陈树华,李冬梅.
核电厂安全壳隔震减振分析[J]
.核动力工程,2011,32(S1):76-79.
被引量:4
3
李小军,廖振鹏.
非线性结构动力方程求解的显式差分格式的特性分析[J]
.工程力学,1993,10(3):141-148.
被引量:11
4
杜修力,李小军,尹之潜.
极限后负刚度模型对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反应的影响[J]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1993,10(2):179-186.
被引量:5
5
张建卓,董申,李旦.
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新型隔振系统研究[J]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4,2(4):314-318.
被引量:49
6
李忠献,李忠诚,沈望霞.
核反应堆厂房结构楼层反应谱的敏感性分析[J]
.核动力工程,2005,26(1):44-50.
被引量:38
7
张建卓,李旦,董申,陈明君.
新型非线性超低频水平隔振系统的研制[J]
.机械设计,2005,22(5):19-21.
被引量:10
8
谢广林,谢觉民.
中国地震灾害与人文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1):34-38.
被引量:6
9
谭承业.
发布地震告警的一个判据——各类地震死亡人数预测[J]
.中国地震,1989,5(4):81-88.
被引量:7
10
彭解华,陈树年.
正、负刚度并联结构的稳定性及应用研究[J]
.振动.测试与诊断,1995,15(2):14-18.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246
1
罗俊鹏,杨开科,徐振源,马文静,向勇,陈良明.
考虑固有频率最大化的快速反射镜结构系统拓扑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2023,40(S02):104-108.
被引量:3
2
王梦同,柴凯,刘树勇,杨庆超,张腾飞.
准零刚度隔振器设计及振动控制技术[J]
.船舶工程,2022,44(S01):352-359.
被引量:2
3
闫振华,王国强,苏丽达,秦绪喜,赵应祥.
非线性被动隔振器刚度特性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13,32(19):139-143.
被引量:12
4
薛彦涛,巫振弘.
隔震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方法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15,36(4):119-125.
被引量:24
5
彭海波,申永军,杨绍普.
一种含负刚度元件的新型动力吸振器的参数优化[J]
.力学学报,2015,47(2):320-327.
被引量:32
6
张建卓,李旦,董申,李贵轩.
超低频精密隔振系统的新进展[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538-541.
被引量:9
7
于山,王海霞,马亚杰.
三层BP神经网络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模型[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25(6):113-117.
被引量:39
8
束立红,胡宗成,吕志强.
国外舰船隔振器研究进展[J]
.舰船科学技术,2006,28(3):109-112.
被引量:18
9
王海霞,周晓山.
预测人员震害损失的神经网络模型[J]
.世界地震工程,2007,23(4):194-198.
被引量:4
10
殷华林,汤炳新.
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的动力学分析[J]
.机械工程师,2008(2):66-67.
被引量:3
1
李文秀.
装配式结构设计构造要求[J]
.中国科技信息,2023(2):71-74.
被引量:2
2
张春霞.
减隔震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2(11):258-261.
3
李嘉顺.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结构抗震信息化研究价值与意义——以高层建筑项目为例[J]
.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7):76-79.
4
代理,徐荣鹏.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的若干问题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3(4):153-155.
5
周健,程春英.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5):13-16.
6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标准》发布实施,欢迎订购![J]
.建筑结构,2023,53(7):117-117.
7
宋光辉.
水电站进水塔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J]
.四川水泥,2022(10):95-97.
8
文建江.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3(5):159-162.
9
孙经纬,阚和顺,张伟,朱慧来.
浅析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J]
.四川建材,2023,49(4):50-51.
被引量:2
10
郭刚.
探究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1):103-103.
四川水泥
2022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