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继承在当代法律体系中属于民事事实行为的范畴。作为一种不容忽视的历史现象,析产与继承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法律改革对中国固有的文化习俗和民事习惯的关注和回应不够,导致继承规则与传统观念和民事习惯存在冲突。其中,法定继承规则中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尤其成为引人关注的重点。[1]2020年《民法典》“继承编”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继承制度有所完善,但是其基本逻辑依旧延续旧继承法的架构。
出处
《社会中的法理》
2023年第1期133-155,共23页
Jurisprudence in Societ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规民约体系建设研究”(18VHJ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德龙,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