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边境旅游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兴边富民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助推边境地区脱贫攻坚、加强对外合作、维护边境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可比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从旅游基础条件竞争力、旅游现况发展竞争力、旅游富民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四个维度共33个三级指标构建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借助SPSS 25.0、Arc GIS 10.8软件对广西边境8县(市、区)边境旅游竞争力进行测度和水平层级划分。研究表明:(1)东兴市边境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凭祥市、靖西市、龙州县、大新县、防城区、宁明县,那坡县处于最末尾。(2)边境8县(市、区)旅游竞争力层级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东兴市和凭祥市属于边境旅游强竞争力区,靖西市、龙州县、大新县、防城区、宁明县属于边境旅游较强竞争力区,那坡县属于弱边境旅游竞争区。(3)边境8县域地理空间格局呈现“倒骆驼”形状,那坡县居于尾部,边境旅游竞争力最弱;靖西市、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防城区处于躯干,边境旅游竞争力较强;东兴市和凭祥市位于形体下半部分,边境旅游竞争力最强。总体而言,广西边境县域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主要呈现东南高西北低态势。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31,共10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素流动重塑跨境旅游合作空间的内在机理和演化路径研究: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例(41561030)”
“文化要素介入中越边境旅游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及效应研究:文化安全视角(42161037)”资助
作者简介
黄爱莲(1969-),女,壮族,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跨境旅游与民族文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