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途径。为此,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之后,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计算出中国省级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并运用中国30个省级地区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与地区碳排放间的关系展开定量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降低地区碳排放水平,产生降碳效应。(2)数字经济之所以可以产生降碳效应,在于其可以降低地区碳排放强度。(3)数字经济的降碳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形态上看呈现出倒“U”形特征。今后,可通过鼓励各地推动本地特色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运用数字化消费券政策推动企业低碳发展、适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关键数字技术研发创新等方式,更好发挥数字经济的降碳效应。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6,共7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20BTJ033)
作者简介
陈昕(1971-),女,广西南宁人,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财税制度;通讯作者:金殿臣(1989-),浙江温州人,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与高质量发展;张亚豪(1988-),河北秦皇岛人,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数字化和全球生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