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劣迹艺人封杀的规范困境与法理重构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艺人封杀构成对部分公民社会权益的潜在威胁,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既紧迫也必要。根据主体、对象、手段三要素的差别,将封杀划分为三类:习惯型、部门规范型、多元制裁型。实践中,封杀受制于“问题解决导向”的运行逻辑,由此引发的规范困境在三要素中体现为:权力主体资格匮乏、劣迹艺人概念模糊、制裁手段不合比例。程序导向的封杀,符合法治要求,有助于缓解规范困境。在性质上,劣迹可被解释为背离共同善的行为;在限度上,政府应容忍部分偏离共同善的行为,也应承担对封杀的证明责任;在主体权限上,立法部门应制定法律,提高授权文件位阶。考虑到行业协会的特殊性,其主导的封杀应参照政府标准适当放宽。
作者 吴佳昊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Social Scientist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研究”(项目编号:20AZD02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吴佳昊(1996-),江苏宜兴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2021级法律方法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的社会理论、西方法律思想史。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共引文献325

同被引文献23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