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田野实践中的历史社会学 被引量: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社会学一直被认为是以过去的宏观社会结构和宏观社会变迁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田野调查与研究实践亦将个人口述史作为理解当下的重要研究资料。因此"过去"就成为历史社会学与田野实践的共同关注点。那么对不同层面"过去"的勾连会不会让历史社会学获得贯入田野实践的可能?反过来,借助历史社会学的视野,田野实践是否可以提升它的研究水平,获得对被访人叙述和行动意义更准确、更全面的解释?韦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有关社会行动的研究进路对此可以作出肯定的回答。
作者 杨善华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71,共8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8

  • 1杨善华.感知与洞察:研究实践中的现象学社会学[J].社会,2009,29(1):162-172. 被引量:24
  • 2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J].社会学研究,2005(5):53-68. 被引量:189
  • 3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58-63. 被引量:144
  • 4保尔-汤普逊 覃方明 译.《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978..
  • 5胡塞尔 倪梁康译.《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973..
  • 6霍桂恒.《舒茨》[A].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C].济南:山东人民 出版社,1996..
  • 7克利福德·格尔茨 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73..
  • 8孙飞宇.《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J].社会理论学报,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04,.
  • 9伊格尔斯 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997..
  • 10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同被引文献94

二级引证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