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旨在基于控制论概念检视赛博格隐喻的内涵,并以此思考当代中国信息社会研究。赛博格最初是一个技术构想,其随后在哈拉维的《赛博格宣言》中被隐喻化,成为一种有关人之本体论反思。赛博格隐喻不能仅仅被简单理解为"人—机复合",它隐喻的是作为控制论主体的人,即通过通信—(反馈)控制而局部暂时抵抗熵增自然趋势的主体。在此意义上,自然—人造的二分法被消融,赛博格与部分控制论机器获得了相似的主体性。赛博格与控制论机器的新型社会关系塑造了当代赛博格社会。此种社会样态的凸显受益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度发展,而其又蕴含着当代社会与文化的转型逻辑;学者应针对其开展理论与经验研究以及相应的认识论、方法论反思。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浙江大学“双脑计划”交叉创新团队项目
浙江大学文科教师教学科研发展专项项目.
作者简介
阮云星,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东亚政治人类学、赛博格人类学;高英策,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专业方向:社会管理、赛博格人类学;贺曦,卡耐基梅隆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生,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脑机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