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谈民族学博物馆的展示演进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族学博物馆产生于19世纪,是在民族学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博物馆类型。两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民族学研究的发展,民族学博物馆的功能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展示,是博物馆的语言,是博物馆与公众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民族学博物馆作为物化的民族学知识空间,其展示形态是一定阶段民族观念和民族学研究发展状况的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学博物馆的展示形态,思考民族学博物馆演变的时代特征。
作者 孔利宁
出处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 2019年第1期-,共9页 Collected Essays of Shaanxi History Museum
作者简介 孔利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科研规划部馆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39

  • 1吴泽霖.论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与民族学博物馆[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3):73-82. 被引量:16
  • 2俞祖华.论康有为的“开民智”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1996(4):106-110. 被引量:7
  • 3徐士进,董少春.中国大学数字博物馆[J].科学,2004,56(6):17-19. 被引量:5
  • 4《中国民族学史》(上卷),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 5尹绍亭.《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诞生记》,《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藏品图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 6李德珠.《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修订再版总序》,"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修订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页.
  • 7Pan Shouyong, The Social Benefits of Museum and Chi- nese Ethnic Minorities, Museum International, No. 249- 250, UNESCO, May 2011, pp. 43-54.
  • 8N. Lurie," Museumland revisited," Human Org. , Vol. 40, No. 2,1981.
  • 9吕理政.《博物馆展示的传统与展望》,台北南天书局1993年版,第11页.
  • 10张誉腾.《走在博物馆的时空里》,台北稻乡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页.

共引文献3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