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朝时,山水诗学发生了新变。在意象上,更多选取自然中极具变化的现象;在感物上,"顿悟式"感物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写作技法上,全景式刻画开始应用于山水诗创作中。三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使得山水诗学在南朝时呈现新的面貌。而产生这一新变的根本原因则是玄佛合流思潮下大乘般若学的接受。大乘般若学传入中原,与本土思想发生碰撞,本身也经历了被改造的过程,并对哲学、文学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出处
《中国诗学研究》
2021年第2期43-54,共12页
Chinese Poetry Research
作者简介
葛刚岩,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发表论文有《〈列子·汤问〉“皇子”补说》等;陈思琦,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