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花炮的传承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抢花炮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民俗活动。文章在深入考察抢花炮民俗活动所依托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探析其精神价值、文化内涵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探讨了抢花炮的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该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策略。
作者
陈彤
冯丹丹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出处
《体育视野》
2021年第2期12-13,共2页
SPORTS VISION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抢花炮
民族传统体育
分类号
G812.4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符超翔.
民族传统体育“抢花炮”运动述评[J]
.兰台世界(上旬),2014(1):119-120.
被引量:2
2
刘瑞,李军.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抢花炮运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6):216-218.
被引量:1
3
王光,郭震.
广西传统壮族舞蹈的文化特征与保护对策[J]
.广西教育,2016,0(39):160-161.
被引量:3
4
许莉.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29):218-21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马刚.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抢花炮的赛事组织研究[J]
.中国航班,2019(19):131-131.
被引量:1
2
王发斌.没有丢失的传统—一抢花炮[N]广西学报,2005.
3
胡小明.民族体育[M]{H}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邓括.社会转型时期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嬗变与发展[M]{H}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
林庆,李旭.
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前景[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4):17-21.
被引量:20
6
夏琼华.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教育策略[J]
.体育与科学,2010,31(1):70-72.
被引量:62
7
王世超.
南涧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RMP分析与战略选择[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4):143-147.
被引量:9
8
王素改.
英式橄榄球对抢花炮运动发展的启示[J]
.体育科技,2016,37(2):67-68.
被引量:4
9
王素改.
抢花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研究[J]
.体育科技,2016,37(3):80-80.
被引量:2
10
杨铃春,高扬,耿迪.
从“抢花炮”运动发展历程管窥侗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6):85-87.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5
1
李伟.
壮族舞蹈的教学探索[J]
.北极光,2019,0(2):80-81.
被引量:1
2
刘武.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0(23):86-87.
被引量:2
3
范乾辉,段欢庆.
抢花炮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教学[J]
.科技资讯,2016,14(22):93-93.
被引量:4
4
张晓燕.
简析广西传统壮族舞蹈文化的特征与保护对策[J]
.黄河之声,2018(14):142-143.
被引量:2
5
李富强,林成.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纵论[J]
.百色学院学报,2020,33(5):15-2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21
1
谢清松,金炳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探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22,33(3):29-34.
被引量:7
2
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
.学术研究,2003(7):5-9.
被引量:472
3
邵荣,柯玲.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44-746.
被引量:74
4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
被引量:283
5
彭兆荣.
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J]
.文艺研究,2008(2):84-91.
被引量:38
6
陈红新,刘小平.
也谈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
.体育学刊,2008,15(4):8-11.
被引量:74
7
晏雄.
基于文化选择理论视角的民族文化产业化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5):30-35.
被引量:20
8
“文化的越境与他者的表象”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召开[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6):41-41.
被引量:1
9
宣炳善.
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J]
.中原文化研究,2014,2(3):9-14.
被引量:7
10
陈泳超.
“传说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反思[J]
.民族艺术,2018(6):31-3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崔乐泉.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动力机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5,42(1):1-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扬,郝灿杰,赵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民族学刊,2025,16(5):26-33.
2
陶光华,崔乐泉,耿献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汉藏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5,42(3):335-345.
3
王伟.
非遗传承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反思与建构[J]
.中国民族博览,2025(9):77-79.
1
广西柳州7万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J]
.光源与照明,2021(1):2-2.
2
宋姗,燕敏.
侗族元素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里村为例[J]
.西部皮革,2021,43(13):124-125.
被引量:1
体育视野
202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