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反殖民的成都镜像——从空间视域看初版《大波》的辛亥革命叙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李劼人对于民国历史的思考,是以成都为主要空间载体的。正如李怡所说,"以内陆腹地的成都为例,李劼人、郭沫若等知识分子的个人趣味、思维特点就与京沪主流有异,形成了近现代嬗变的地方特色"②。李劼人在《成都历史沿革》一文中详尽地梳理了成都在历史上的4次衰败。
作者
丰杰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年第3期47-58,共13页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百年文学中的辛亥革命叙事研究”(16CZW047)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李劼人
李怡
内陆腹地
思维特点
反殖民
民国历史
个人趣味
现代嬗变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怡.
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地方路径问题[J]
.文学评论,2020(4):73-80.
被引量:44
2
刘英.
流动性研究:文学空间研究的新方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20,42(2):26-38.
被引量:39
3
李永东.
主客易势与下江人建构的重庆形象[J]
.中国文学研究,2020(4):126-134.
被引量:5
4
朱立元,陆扬,罗伯特·塔利,方英,刘宸.
关于空间理论和地理批评三人谈——朱立元、陆扬与罗伯特·塔利教授的对话[J]
.学术研究,2020,0(1):143-148.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程朝云.
抗战初期的难民内迁[J]
.抗日战争研究,2000(2):79-97.
被引量:15
2
税海模.
郭沫若、廖平与今文经学[J]
.郭沫若学刊,1990(2):9-16.
被引量:4
3
张全之.
重庆:中国现代文学的“异乡”[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2-26.
被引量:8
4
蔡震.
郭沫若与吴芳吉:一首佚诗,几则史料[J]
.新文学史料,2014(3):137-141.
被引量:6
5
张瑾.
“新都”抑或“旧城”:抗战时期重庆的城市形象[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6):146-160.
被引量:5
6
朱璇,解佳,江泓源.
移动性抑或流动性?——翻译、沿革和解析[J]
.旅游学刊,2017,32(10):104-114.
被引量:35
7
包中华.
论李劼人小说对晚清“现代性”的延续[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9):126-136.
被引量:3
8
袁源,罗伯特·塔利.
文学空间研究与教学:罗伯特·塔利访谈录(英文)[J]
.外国文学研究,2019,41(3):1-15.
被引量:12
9
李永东.
乡村里的都市——城乡互嵌的战时国都与文学书写[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6):16-21.
被引量:4
10
舒大剛.
代序——论晚清“蜀学”[J]
.儒藏论坛,2007(1):11-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01
1
周冰.
网络小说叙事的图像化倾向[J]
.中国文学批评,2021(2):90-99.
被引量:8
2
陈海龙.
底层转型:晚清民国川西县域文人的兴起及其活动[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169-181.
3
赵华飞.
“后理论”时代文艺学学科发展新论——基于2020年的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21,36(10):144-149.
被引量:1
4
李岚.
奇卡诺文学《杧果街上的小屋》中的身份认同与共同体形塑[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3(1):79-82.
5
曹霞.
“70后”作家的情感结构与叙事诗学——以魏微创作为例[J]
.文学评论,2021(2):89-97.
被引量:7
6
邹建军,卢建飞.
“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形态、演进及审美特性[J]
.文艺论坛,2023(3):83-91.
被引量:4
7
李继凯,张瑶.
研究回顾、拓宽路径与价值重申——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灾害书写研究的若干思考[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1):122-127.
被引量:6
8
左存文.
“泛青海湖地域”作为1980年代新诗的地方资源——以昌耀、海子、西川为中心[J]
.当代文坛,2021(2):96-101.
被引量:2
9
石平萍,陈婷婷.
美国流动性神话的祛魅--析《美国在心中》菲律宾农业移民的跨洋流动性[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2):87-94.
10
张武军.
地方北碚与“有声”的中国文艺[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5):159-173.
被引量:4
1
一点新一点旧 融合味更香[J]
.中国烹饪,2022(1):2-2.
2
李娜娜.
汉字与书法文化——“发”字的辨别[J]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2021(6):37-41.
3
靳蕾.
让小学软笔书法教学更具语文味[J]
.江苏教育,2021(90):53-55.
被引量:1
4
孙思邈.
叶维廉传释学意义上的共鸣诗学[J]
.汉字文化,2021(7):74-75.
5
白孟宸.
撑过最黑暗的日子中国:孤独的抵抗者[J]
.国家人文历史,2021(23):32-39.
6
段吉方.
“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与问题[J]
.中国比较文学,2021(4):18-29.
被引量:2
7
安笑辰.
音乐综艺创新路径分析--以《为歌而赞》为例[J]
.戏剧之家,2022(6):168-169.
被引量:4
8
毋杉.
叶维廉诗歌创作的美感构型探寻[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0(4):105-112.
9
邱立新.
这一年[J]
.少年月刊,2021(34):1-1.
10
许珊.
从历史教科书上的服饰文化看历史[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6):128-129.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